2018年中國鋁合金精密壓鑄件行業管理體制法律法規
發布時間:2018-10-29 15:42
點擊量:次
參考觀研天下發布《2018年中國鋁合金產業研究報告-競爭戰略分析與投資方向研究》
1、 行業分類
根據中國證監會發布的《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2012 年修訂),公司所處行業屬于金屬制品業(行業代碼:C33)。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1),公司所處行業屬于金屬結構制造行業(行業代碼:C3311),再具體細分為鋁合金精密壓鑄件制造行業。
鋁合金精密壓鑄技術,現已形成以汽車類產品為核心,燃氣表類和機電設備類產品為重要組成部分的多元化產品結構。按產品類別具體細分,上述三類產品分別隸屬汽車行業、燃氣表行業以及機電設備行業。
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分產品構成情況如下:
2、 行業的管理體制
行業協會為中國鑄造協會壓鑄分會,公司產品所涉及下游行業協會主要有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計量協會、中國電器工業協會等,上述國家機關和社會團體具體職能如下表:
3、 行業主要法律法規及政策
鋁合金精密壓鑄行業主要為航空航天、汽車、通訊、船舶、高端機械、機電和 3C 產品等下游行業提供精密零部件,屬于工業發展的基礎性行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之一,國家頒布了一系列產業政策規范和鼓勵本行業的發展。此外,公司下游客戶所在的汽車行業、燃氣表行業和機電設備行業的相關法律法規、產業政策調整,也會對本行業產生一定影響。目前,影響本行業發展的主要法律法規及產業政策如下:
(1)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于 2016 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明確指出要加快消費升級,穩步促進住房、汽車和健康養老等大宗消費,提升高端裝備與材料、新能源汽車、高效節能環保等新興前沿領域的支撐作用,制定城市空氣質量達標計劃,嚴格落實約束性指標,地級及以上城市重污染天數減少 25%,加大重點地區細顆粒污染物治理力度,構建機動車船和燃料油環保達標監管體系。
(2)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于 2016 年聯合修訂印發《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將鋁、鎂等合金清潔生產與深加工技術,包括熔體凈化、高效熔煉、先進鑄鍛、半固體成型、連續近終成型、連續表面防腐/著色處理等高效生產技術和配套技術,以及高純、高性能、環保的合金材料與合金材料制備及加工技術等列為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
(3)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于 2015 年發布《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實施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重大工程包的通知》。為推動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國家發改委提出重點發展非金屬復合材料、高強度輕質合金、高強度鋼等輕量化材料的車身、零部件和整車。突破整車結構優化設計技術和車用級碳纖維原材料生產、在線編織、模壓成型,鎂、鋁合金真空壓鑄和液壓成形等先進工藝技術。開展輕量化材料加工及整車、零部件成型生產和檢測能力建設。
(4) 國務院于 2015 年發布《中國制造 2025》。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國制造 2025》明確提出繼續支持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發展,掌握汽車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術,提升動力電池、驅動電機、高效內燃機、先進變速器、輕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術的工程化和產業化能力,形成從關鍵零部件到整車的完整工業體系和創新體系,推動自主品牌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同國際先進水平接軌。在綠色制造領域,《中國制造 2025》明確提出加快制造業綠色改造升級,加快應用清潔高效鑄造、鍛壓、焊接、表面處理、切削等加工工藝,實現綠色生產;加強綠色產品研發應用,推廣輕量化、低功耗、易回收等技術工藝,持續提升電機、鍋爐、內燃機及電器等終端用能產品能效水平,加快淘汰落后機電產品和技術。
(5)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商務部于 2015 年修訂《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其中將“航空、航天、汽車、摩托車輕量化及環保型新材料研發與制造(專用鋁板、鋁鎂合金材料、摩托車鋁合金車架等)”列為鼓勵外商投資的產業。
(6) 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于 2013 年頒布了《中國鑄造行業準入條件》,從企業規模、鑄造方法與工藝、鑄造設備、鑄造質量、能源消耗、廢棄物排放與治理、職業健康安全與勞動保護、人員素質等方面制定了鑄造行業準入條件,對防止企業盲目建設、避免行業無序競爭供了保證。
(7) 國務院于 2012 年制定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 年-2020 年)》,規劃中提出到 2020 年,當年生產的乘用車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 5.0 升/百公里,節能型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降至 4.5 升/百公里以下;商用車新車燃料消耗量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同時,掌握混合動力、先進內燃機、高效變速器、汽車電子和輕量化材料等汽車節能關鍵核心技術,形成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企業。
(8)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于 2011 年修訂了《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其中將“車體、轉向架、齒輪箱及車內裝飾材料輕量化應用”,以及“鋁鎂合金在輕量化材料中的應用”列為國家鼓勵發展產業。
(9) 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知識產權局于 2011 年聯合發布了《當前優先發展的高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指南(2011 年度)》,將鋁車身及零部件的制造、高性能鋁合金的鑄軋技術列為優先發展的高技術產業。
(10) 商務部、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海關總署、質檢總局于2009 年 10 月 23 日聯合發布《關于促進我國汽車出口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商產發[2009]523 號),其中明確提出: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從 2009 年到 2011 年力爭實現年均增長 10%;到 2015 年,汽車和零部件出口達到 850 億美元,年均增長約 20%;到 2020 年實現我國汽車及零部件出口額占世界汽車產品貿易總額10%的戰略目標。
1、 行業分類
根據中國證監會發布的《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2012 年修訂),公司所處行業屬于金屬制品業(行業代碼:C33)。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1),公司所處行業屬于金屬結構制造行業(行業代碼:C3311),再具體細分為鋁合金精密壓鑄件制造行業。
鋁合金精密壓鑄技術,現已形成以汽車類產品為核心,燃氣表類和機電設備類產品為重要組成部分的多元化產品結構。按產品類別具體細分,上述三類產品分別隸屬汽車行業、燃氣表行業以及機電設備行業。
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分產品構成情況如下:
單位:萬元
項 目 | 2017 年 1-6 月 | 2016 年度 | 2015 年度 | 2014 年度 | ||||
金額 |
比例 (%) |
金額 |
比例 (%) |
金額 |
比例 (%) |
金額 |
比例 (%) |
|
汽車類 | 14,549.61 | 49.59 | 24,878.83 | 43.62 | 21,912.20 | 41.38 | 20,364.89 | 42.64 |
燃氣表類 | 7,830.76 | 26.69 | 14,764.32 | 25.89 | 18,020.09 | 34.03 | 15,659.97 | 32.79 |
機電設備類 | 6,121.97 | 20.87 | 16,269.18 | 28.52 | 11,245.12 | 21.23 | 10,208.85 | 21.38 |
模具類 | 836.84 | 2.85 | 1,123.57 | 1.97 | 1,780.27 | 3.36 | 1,521.53 | 3.19 |
合 計 | 29,339.17 | 100.00 | 57,035.89 | 100.00 | 52,957.68 | 100.00 | 47,755.24 |
100.00 |
2、 行業的管理體制
行業協會為中國鑄造協會壓鑄分會,公司產品所涉及下游行業協會主要有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計量協會、中國電器工業協會等,上述國家機關和社會團體具體職能如下表:
序號 | 主管部門 | 相關職能 |
1 |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 負責制定宏觀產業政策,擬訂行業的中長期發展規劃,指導行業技術改造等 |
序號 | 主管部門 | 相關職能 |
2 | 工業和信息化部 | 擬定并組織實施工業行業的規劃、產業政策和標準,監測工業行業正常運行,推動重大技術裝備發展和技術創新,管理通信業,指導通信信息化建設,協調維護國家信息安全等 |
3 | 中國鑄造協會壓鑄分會 | 隸屬于中國鑄造協會,調查、收集、整理國內外壓鑄行業資料,參與制定行業發展規劃和行業標準,提供國內外經濟技術信息,開展咨詢和技術服務,組織經驗交流,貫徹國家標準,協助制定行業行規,提出行業內部技術和業務管理的指導性文件,協調和促進企業間的經濟合作和技術合作等 |
4 |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 | 開展行業及市場的調研,收集整理行業技術與經濟信息,制定和起草行業技術標準,監督行業規范運行,提供信息和咨詢服務,行業自律管理等 |
5 | 中國計量協會 | 負責計量器具制造行業的日常監管及指引工作,開展行業市場調查,參與制定行業發展規劃和行業標準,舉辦行業內各類展會、研討會,致力新技術、新產品的推廣,推動行業的發展與進步等 |
6 | 中國電器工業協會 |
負責電器工業相關領域基礎資料的調查、收集、整理,參與制定行業發展規劃和行業標準,組織技術、經濟等各方面的合作和交流活動,對行業內企業經營活動和技術發展進行指導,推動企業素質和經濟效益的提高等 |
3、 行業主要法律法規及政策
鋁合金精密壓鑄行業主要為航空航天、汽車、通訊、船舶、高端機械、機電和 3C 產品等下游行業提供精密零部件,屬于工業發展的基礎性行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之一,國家頒布了一系列產業政策規范和鼓勵本行業的發展。此外,公司下游客戶所在的汽車行業、燃氣表行業和機電設備行業的相關法律法規、產業政策調整,也會對本行業產生一定影響。目前,影響本行業發展的主要法律法規及產業政策如下:
(1)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于 2016 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明確指出要加快消費升級,穩步促進住房、汽車和健康養老等大宗消費,提升高端裝備與材料、新能源汽車、高效節能環保等新興前沿領域的支撐作用,制定城市空氣質量達標計劃,嚴格落實約束性指標,地級及以上城市重污染天數減少 25%,加大重點地區細顆粒污染物治理力度,構建機動車船和燃料油環保達標監管體系。
(2)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于 2016 年聯合修訂印發《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將鋁、鎂等合金清潔生產與深加工技術,包括熔體凈化、高效熔煉、先進鑄鍛、半固體成型、連續近終成型、連續表面防腐/著色處理等高效生產技術和配套技術,以及高純、高性能、環保的合金材料與合金材料制備及加工技術等列為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
(3)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于 2015 年發布《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實施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重大工程包的通知》。為推動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國家發改委提出重點發展非金屬復合材料、高強度輕質合金、高強度鋼等輕量化材料的車身、零部件和整車。突破整車結構優化設計技術和車用級碳纖維原材料生產、在線編織、模壓成型,鎂、鋁合金真空壓鑄和液壓成形等先進工藝技術。開展輕量化材料加工及整車、零部件成型生產和檢測能力建設。
(4) 國務院于 2015 年發布《中國制造 2025》。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國制造 2025》明確提出繼續支持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發展,掌握汽車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術,提升動力電池、驅動電機、高效內燃機、先進變速器、輕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術的工程化和產業化能力,形成從關鍵零部件到整車的完整工業體系和創新體系,推動自主品牌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同國際先進水平接軌。在綠色制造領域,《中國制造 2025》明確提出加快制造業綠色改造升級,加快應用清潔高效鑄造、鍛壓、焊接、表面處理、切削等加工工藝,實現綠色生產;加強綠色產品研發應用,推廣輕量化、低功耗、易回收等技術工藝,持續提升電機、鍋爐、內燃機及電器等終端用能產品能效水平,加快淘汰落后機電產品和技術。
(5)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商務部于 2015 年修訂《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其中將“航空、航天、汽車、摩托車輕量化及環保型新材料研發與制造(專用鋁板、鋁鎂合金材料、摩托車鋁合金車架等)”列為鼓勵外商投資的產業。
(6) 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于 2013 年頒布了《中國鑄造行業準入條件》,從企業規模、鑄造方法與工藝、鑄造設備、鑄造質量、能源消耗、廢棄物排放與治理、職業健康安全與勞動保護、人員素質等方面制定了鑄造行業準入條件,對防止企業盲目建設、避免行業無序競爭供了保證。
(7) 國務院于 2012 年制定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 年-2020 年)》,規劃中提出到 2020 年,當年生產的乘用車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 5.0 升/百公里,節能型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降至 4.5 升/百公里以下;商用車新車燃料消耗量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同時,掌握混合動力、先進內燃機、高效變速器、汽車電子和輕量化材料等汽車節能關鍵核心技術,形成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企業。
(8)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于 2011 年修訂了《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其中將“車體、轉向架、齒輪箱及車內裝飾材料輕量化應用”,以及“鋁鎂合金在輕量化材料中的應用”列為國家鼓勵發展產業。
(9) 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知識產權局于 2011 年聯合發布了《當前優先發展的高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指南(2011 年度)》,將鋁車身及零部件的制造、高性能鋁合金的鑄軋技術列為優先發展的高技術產業。
(10) 商務部、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海關總署、質檢總局于2009 年 10 月 23 日聯合發布《關于促進我國汽車出口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商產發[2009]523 號),其中明確提出: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從 2009 年到 2011 年力爭實現年均增長 10%;到 2015 年,汽車和零部件出口達到 850 億美元,年均增長約 20%;到 2020 年實現我國汽車及零部件出口額占世界汽車產品貿易總額10%的戰略目標。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YX)
熱點